一花一世界,一步一乡建——一位乡建设计师的自述

发布日期:01-14

点击率:

来源:安徽农道建筑设计师王浩

习主席说:“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农村建设刻不容缓,乡建的使命感催促着我们不断向前。

眼看楼起,眼看乡衰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农村经历了一场激烈的变化,乡村衰落是一个不争的客观事实。改革开放使我们获得了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改变了中国的社会结构和自然风貌。2.6亿农民工进城,带来的是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留下的是由老人、妇女、小孩组成的空巢村、老人村、留守儿童村和贫困村……乡村逐渐失去活力是不容忽视的问题,自我进入安徽农道工作后,更有了切身的体会,眼看城市楼起,眼看乡村衰败。

乡间空荡荡,乡建路漫长

作为一名建筑设计师,在农道体系中,与其说是在与建筑设计打交道,其实更多的还是在和乡村、农民打交道,对于我工作的定位,我觉得更贴切的用词应该是:乡建工作者。

多次下乡调研,乡村给我的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空”。 各式各样的村落,点缀在广阔的土地上,远看炊烟袅袅一片安宁祥和。但深入进去后才发现,村中留守的基本只剩下少数的老人与孩子,还有零星的壮年,青年几乎不可见。每念及此,都会让我不由自主的想起安徽农道总顾问孙君老师常常说的“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让年轻人回来”。是啊,当下中国的乡村,确实太需要年轻血液的回归。一方面公司的建筑、景观设计师们通过人居环境的改善,为乡村吸引人气。而另一方面通过各类乡土产业的植入措施,从最根本上长久的留住人气。这些于我们乡建工作者而言,更是行路漫漫,如何通过乡建让年轻人回来,让鸟儿归巢,才是值得探索的事情。

一花一世界,一步一乡建

做乡建,是一件很辛苦,却又很快乐的事情。无论冬夏,只要项目上有需要,就需要立刻顶着烈日或寒风,在田间地头、房前屋后进行严谨细致的测量,与村民交流了解情况。尤其在夏天,有些草丛里的蚊子就显得甚是激动,派发“红包”尤为热情,还有村里土狗的围追堵截,时常让人举步维艰。在项目中期,作为设计师需要深入现场,与施工人员一起,对每一处细节进行精准的校对与把握,忙碌到深夜也是常有的事情。不过这些经历,每每回想起来,倒也乐在其中,拓宽了我人生的宽度。但最让人快乐的事,还是项目真正建成,落地成功的那一刻,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瞬间就会觉得,之前吃的所有苦都值了。更值得自豪的是,我们的项目真的做到了“让年轻人回来”。因为在项目准备落地的同时,产业植入也同步进行,这是农道秉承德一贯原则“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产业兴旺了,乡村自然就会越来越有人气。

记得在涡阳驻点一年多的项目经理说过,涡阳已经成了他的第二故乡。是啊,用自己的辛劳与汗水一点点打造出的乡村,怎么能让人不把她当做故乡来热爱呢。那片耗费了我们所有乡建者无数个日夜的土地,那片承载了我们和村民希望的土地,怎么能不让我们发自心底的热爱。每每看着村民们越发朴实、灿烂的笑容,内心深处的喜悦真的无法言表。一花一世界,这个世界有着充满希望的田野,一步一乡建,需要我们所有乡建工作者用双脚丈量大地,用智慧和汗水推动中国乡建前行!